其实现在很多美术生对于色彩的研究都是有误区的,对于色彩都只是那种简单的理解,只要好看的颜色就可以。但是今天兰州美术高考培训的小编就来告诉你,色彩是在对比当中变得好看的,而不是靠颜色自身的鲜艳和纯度的提高而好看的。考生画色彩.怕的就是画面脏和灰,为此很多的学生以为要纯度高的颜色和多洗调色盘来解决,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调色板上看起来很“脏”的颜色,一旦画在画面上就显现出十分亮丽的色彩关系,这就是“照抄颜色”和“画关系”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方法,前者是错误的,即使再努力再用功,进步也不会大,所以画色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
在观察方法上,.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直接看红黄蓝,而不看颜色之间的冷暖关系。举例来说:在一张白纸、一面白墙、一块白布之间通过对比的观察,就能找出来它们之间的冷暖关系,否则都是同样的白。考生在布置色彩写生的静物时,就要有意识的找一些同类色的物象,例如:鸭梨、香蕉和桂圆就可以形成黄色系列的不同冷暖、不同纯度、不同深浅的对比关系。
补色的原理和如何应用?所谓补色是指色块之间的对比色,从三原色——红黄蓝来推导,就是红色的补色是黄加蓝(绿);黄色的补色是红加蓝(紫);蓝的补色是红加黄(橙)。
举例来说,一个鸭梨后面的白衬布,运用补色原理应当偏向于什么倾向的白呢?应当是倾向紫的白;同样这块白布的前面摆的是一个西红柿,那么这块白布倾向什么的白呢?应当是偏向绿的白。鸭梨和西红柿在同一块白布的不同倾向的对比当中,鸭梨的黄色和西红柿的红色会因为对比而变得更加好看。这就是对比的意义,你在白色的衬布上,实际是看不到倾向的。
需要说明的是,所谓的“倾向紫”、“偏向绿”不是明显的可以看出来的,是在对比的观察当中的色彩倾向。